这种妈妈 累死也养不出好孩子-和记娱乐怡情博娱188

  上个周末和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吃饭,她的孩子刚好2岁多,正是爱玩爱闹、好奇心比天高的年龄,一会儿爬到饭桌底下看看有没有啥好玩的,一会儿要自己倒热水壶里面的水喝,一会儿奔跑着到饭店门口看看爸爸的车会不会经过……(关注微信订阅号:朵妈亲子时光,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)

  朋友的视线一刻也不能离开孩子,一直追在孩子的后边喊“这不许”、“那不许”,但仍然没法让孩子安静下来。就算我们在包厢里面吃饭,仍然能听到她在饭店大厅向孩子“咆哮”的声音:“叫你不要乱跑了!好了吧,摔着了吧!”

  把孩子“抓”回来后,朋友无奈地笑道:“没办法,孩子淘气得很,他爸爸不在,谁也降不住他。”

  看到朋友这样子,我想起自己曾经有段时间,也很容易对孩子说:“不能这样,会xxx”、“你再这样,我就xxx”,类似的句式层出不穷,一天不知道说多少遍,但后来自己反省了一下,我为什么总是向孩子说这种负面的词汇?

  你也习惯于向孩子传递负面信息吗?

  当妈的所有行为几乎都是同样的出发点:为了孩子。但是很多时候,我们把自己和孩子折腾惨了,结果也只是吃力不讨好。没有人会喜欢唠叨的人,孩子也不喜欢,但是我们往往在不经意间就成了一个这样的妈妈:

  “叫你走路看着点,好了吧,现在摔跤了!”

  “别玩水!你看看,衣服又被你弄湿了,你怎么这样不听话?”

  “我的天,刚刚拖干净的地,又被你弄脏了!”

  ……

  类似这样的场景和话语是不是很熟悉?

  静下来算一算,我们一天不知要对孩子发出多少个警告,在不知不觉间,我们俨然成了一个负面语言的狂热传递者。或许是因为过于担心孩子会有意外,或许是工作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太大了,我们的内心总是很容易焦虑,于是各种负能量揉在一起,负能量的词汇就容易脱口而出,blablabla地传递给孩子。

  向孩子传达负面信息,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?

  虽说我们对孩子的喋喋不休不会马上生效,前一秒才警告孩子不可以这样那样,下一秒他又换一种方式来跟你“作对”了。但语言暗示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,久而久之,我们的唠叨,终究会让孩子发生巨大的变化。

  我见过不少孩子,小时候非常聪明机灵,但长着长着身上的灵气、才气就没了。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,本来一个天资聪颖的人,是老天爷赏饭吃,长大以后也应该出类拔萃。但如果孩子成长的环境中,充斥着各种各样的“你不能这样”、“你怎么可以这样”、“叫了你要这样……”这些“都是为了孩子好”的唠唠叨叨,就像在孩子生活的周围布满了各种不能触碰的“警示线”,这也不行,那也不行,感到热了少穿一件衣服都不行,馋了想吃一颗糖都不行……这些否定的句式,任何人听了都会感到内心很压抑。

  我们的语言、情绪、对孩子的养育态度,其实就是我们家庭的能量场,长期负能量爆棚,孩子的世界如何做到能量守恒呢?

  有话好好说,从正面的角度对孩子说!

  说实在,没有任何一个人,愿意被定义为一个“爱唠叨”的人。只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,除了本能地传递说出这些负面词汇,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达到管教孩子的目的。

  这时,也许我们换一种方式对孩子说,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例如:

  降温了孩子不想穿袜子,与其说“不穿冻死你”,不如说“穿暖暖才能跟小朋友玩呀!”

  孩子不愿意洗澡,与其说“不洗澡就不让你睡觉”,不如说“再过一首歌的时间,我们就要去洗澡了。”

  孩子非要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,与其说“弄丢了别哭着来找我”,不如说“玩具好好放回箱子里,这样下次才能找到”。

  ……

  这里没有别的秘诀,只有耐心,耐心,再耐心!(关注微信订阅号:朵妈亲子时光,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)

  孩子的性格气质会有个体的差异,但是一些心理发展的规律,放在他们身上都是一样一样的,例如在调皮捣蛋的年纪,就是喜欢搞点小破坏;在“糟糕的两岁”,总是喜欢和妈妈作对;在某一个阶段,就是喜欢讲脏话。大多数时候,不是我们的孩子天生就很熊,而是我们大人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。也许当我们把那些负面的警告、批评,换成正面的引导和鼓励时,孩子就不再那么“熊”了,而我们,也不再是那个爱发脾气,爱唠叨的妈妈。

这种妈妈 累死也养不出好孩子》阅读地址:http://www.91yuer.com/yuer/24989/

最新图文资讯:

发表评论